記憶力衰退才叫失智?醫學報導告訴你,易孤獨的人也會
身邊有那種記憶只有三秒的朋友嗎?這樣的朋友我們沒少嘲笑他小心失智,但是根據國外一項長達十年的醫學研究指出,如果是經常感受孤獨的人,罹患失智症的機率甚至提高至40%。現在你不只是要提醒那些記憶力媲美金魚的朋友,漸漸疏遠社交的親友也需要注意。
什麼是失智症?
失智症也就是俗稱的老人癡呆症,主要病症有三類,但大家最熟悉的屬阿茲海默森氏症。普遍認為這是好發於65歲以上高齡者的老人病,由於腦部內β類澱粉蛋白不斷累積,逐漸影響記憶力、神經功能,進而影響全面身心,是一種不正常的退化現象。
失智非老人專利
很多人認為失智是因為腦部退化,理所當然只有老年人才會發生,實際上青壯年也有罹患失智症記錄。這種「年輕型失智症」在台灣落於30-64歲區間,約莫1.2萬人,比之老年失智退化速度會更為猛烈,而這年紀的人大多還在工作,或為人子女,或為人父母,若是家庭中經濟支柱,一旦發病將會嚴重影響家庭財務狀況。
- 判斷力上的困難: 例如落入圈套或騙局、財務 上不好的決定、買了對受禮者不合宜的禮物。
- 對活動和嗜好的興趣降低。
- 重複相同的問題、故事和陳述。
- 在學習如何使用工具、設備、和小器具上有困 難。例如: 電視、音響、冷氣機、洗衣機、熱 水爐(器)、微波爐、遙控器。
- 忘記正確的月份和年份。
- 處理複雜的財務上有困難。例如:個人或家庭 的收支平衡、所得稅、繳費單。
- 記住約會的時間有困難。
- 有持續的思考和記憶方面的問題。
※以上為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測驗,以是、否回答,如果有兩條項目以上為是,有可能屬失智高風險群。
孤獨感也會引發失智
根據國外針對阿茲海默森氏症的研究表示,一個人腦中類澱粉若是濃度偏高,比之於常人更容易感受強烈的孤獨感。如果身邊長者常有人陪伴卻還是感受孤獨,就要非常注意了。
除此之外,類澱粉濃度偏高,也會使人社交遲鈍,這是因為影響了我們的反應力、判斷、認知能力,久而久之,當患者不願意再承受更多的社交挫折,便會選擇遠離人群,待在舒適圈內,沒有外力的刺激,腦部退化會更嚴重。尤其年輕型失智症者的症狀多見於性格改變、行為脫序、記憶衰退、語言表達障礙,常有人會將之誤診為憂鬱症、抑鬱症等精神疾病,必須經過更精確的診斷才能發現。
即早發現與預防
失智症發生絕非一朝一夕,通常是有十幾年的累積,很多人是上了年紀才開始注重身體保養,殊不知業障早已經年累月,一旦病發便沒有方法徹底根治,只能藉由藥物延緩退化。以下是台灣失智症協會所提出的幾大預防,我們可以簡單落實於日常:
一、多運動
每周保持2次以上半小時的運動,可慢跑、游泳、散步、有氧舞蹈等,良好的運動習慣,可將罹患失智症風險下降六成。
二、活絡腦部
對新事物感到好奇,無論是學習新知、閱讀、旅遊、打麻將、繪畫等,都能有助於腦部活化,以接觸新事物來刺激身心靈,終身學習。
三、地中海型飲食
地中海型飲食備受現代營養學推崇,這種飲食法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癌症罹患機率,也能降低失智症風險,以及減緩老人的認知退化速度。飲食上需每日攝取健康油脂(橄欖油)、全穀類(糙米、黑米)、蔬果根莖、豆類、魚貝類,乳製品適量攝取,飲水足量等。
四、參與社交
一定的社交活動能夠刺激我們腦部,避免認知功能退化。保持社會參與,無論是做公益活動、社區活動、做志工等,都能降低失智症發病。
五、維持健康體重
根據英國牛津大學研究,若是在30~50歲發福,比之正常體重者失智風險更高,中年時期過度肥胖/過重、老年過瘦都需注意。
六、預防疾病
根據研究報導,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腦中風都是失智症高風險群,日常需要正常飲食運動,避免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問題。
除此之外,還需預防頭部外傷、抽菸習慣,腦部曾經遭受重創會提高失智風險,而抽菸會加速腦部認知退化。
身邊如果有失智症的親友,務必多花些耐心照顧,同理他的病因,而正值青壯年的我們,更要即早預防避免退化,那些「我不上班時只想做邊緣人」、「熬夜五排升段位」、「我的肝還很鮮」的心態務必斟酌,多多運動平衡身心、戒除網癮改玩數獨、早睡不熬夜,在面對面的社交刺激活絡自己才是永保年輕之道。
【繼續閱讀】
一洗澡就狂掉髮?如何擺脫脫髮危機,細節養護很重要!
提神就來吃B群?B群並非萬靈丹,正確吃才有幫助!
你吃對「油」了嗎?好油壞油分清楚,這樣吃才正解!
氣泡水、碳酸飲傻傻分不清?喝氣泡水其實超健康喔!
中暑、熱衰竭怎麼處置?長輩、嬰幼兒尤其小心夏季熱傷害!
很熱吼?零技術操作冷泡茶學起來,夏天超清爽!
9 thoughts on “記憶力衰退才叫失智?醫學報導告訴你,易孤獨的人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