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味生活 趣味新知

清明掃墓禁忌不要犯!清明節由來、祭祀習俗帶你一次看

清明節與端午、中秋、端午為傳統四大節日,都是象徵著家人團聚的日子,時間約在每年的4月4日到4月5日之間,清明一開始是一個節氣的名稱,到後來才衍生出祭祖的習俗,清明的習俗究竟是如何而來,又有哪些祭祀的禁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清明節祭祀習俗流傳已久
清明節祭祀習俗流傳已久

清明掃墓的起源

關於清明節的起源眾說紛紜,其中有一說法相傳與晉文公重耳以及臣子介之推有關。

在春秋時期重耳為逃避驪姬之亂時流亡到國外,在飢餓非常時其臣子介之推偷偷從自己大腿上割了一塊肉煮肉湯給重耳喝,重耳才得以恢復精神。然而當19年後重耳回到晉國成為晉文公,在重賞過去與他流亡的臣子時卻唯獨遺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得知後帶著母親到山上隱居。等到晉文公發現後欲請回介子推,介子推卻不願出山,晉文公因此放火燒山想將其逼出,沒想到卻將介子推與老母親燒死在山中。

後相傳晉文公為紀念介子推,下令將介之推的忌日定為寒食節,不許民眾開火煮飯,只能吃冷食,雖此故事的真實性已不可考,但演變至今日的清明節也有許多相應的禁忌與習俗,以下列出幾種常見的清明習俗。

清明掃墓禁忌&注意事項

一、清明掃墓時間宜在早上5~7點寅時,於下午3點前結束,避免陽氣衰弱好兄弟纏身。

二、孕婦、三歲以下幼童、80歲長輩、經期間女性不宜前去掃墓,這時候體質虛弱,容易沾上好兄弟。

三、完婚喜事者不宜掃墓,剛結完婚去掃墓,喜氣容易沖煞氣。

四、掃墓時著深衣、不要噴香水,太過明亮刻意打扮這都是對於亡者不敬的行為,掃墓衣著要樸素從簡為佳。

五、掃墓前不可飲食,餓了也只能吃素食,這是對祭祀先人的尊重。

六、掃墓時不可嘻笑怒罵、大聲喝斥,或是評論亡者,在現場也不可拍照。

七、掃墓祭祀有先後順序,順序為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等依此類推,祭品在經過先人祝福之後,才可分食。

八、掃墓回家記得要先洗澡、洗衣服去晦氣,穿回來的鞋子要將鞋頭擺向朝內。

九、清明期間盡量不去探視親友,畢竟掃墓屬陰,身上沾染著陰氣,在這段期間去拜訪親友把晦氣過到他人身上也不是好事喔。

清明掃墓傳統習俗

掛紙與培墓

掛紙與培墓同為掃墓習俗,不過又有些區別;「培墓」是比較慎重的掃墓方式,一般為三年新墳,或是家中有人考取公務員、喜事、添丁等才會依照這種方式辦理,除了基本掃墓流程外,培墓必然還會加上講究的牲禮,需要三牲祭后土、菜碗祭墓等,並有燒金紙、燒香祭拜、鳴炮、扔蛋殼等等流程。至於「掛紙」,又稱為「壓墓紙」,古早時經濟條件不佳,牲禮不好準備,在三年培墓之後則採用掛紙掃墓的形式,將墳墓旁雜草清理、壓上墓紙,以簡單供品祭祀,流程一切從簡,讓他人曉得先祖的墳是有人祭祀的。

至於掛紙上壓的是什麼紙,從前因為地域區別,壓紙顏色各有不同,不過現代人多是壓五色紙。

靈骨塔祭拜

近幾年環保意識抬頭,有許多人的祖先並非是用土葬的方式,而是火化後進入靈骨塔,掃墓流程也會比土葬簡化許多,且現場也會有專人引導,如果有供品、金紙的問題也能請教。

一般來說進塔參拜會需要準備兩種壽金,分別拜地藏王與土地公,以及準備銀紙祭祀祖先,參拜順序一般來說是先放上供品後,分別參拜地藏王與土地公再拜祖先,拜好後再將供品收回;靈骨塔通常會準備供桌方便家屬擺上祭祀供品,祭拜時記得先去塔位前告知祭祀對象,於心中念出自己的名字,以及祭祀家人的名字,告知他去圓桌享用供品,這樣祖先才不會跑錯桌或是請錯人喔。

供品的選擇

供品並不是隨便亂拜就好,一般來說許多人會選擇拜麵龜與花生等象徵長壽的食物,或是菜類有象徵好彩頭之意,此外通常會避免香蕉、李子與梨子等三種水果,因其有揪哩來的諧音(怕會招來好兄弟),此外一整串的水果也不適合,以避免死整串的象徵。

採用線上/分流參拜避免群聚

適逢疫情,政府也不斷宣導分流參拜與線上祭祖來避免人流群聚;家屬們可以派家族代表前往祭祀場所,以網路直播形式參與,或是採用各地區政府所提供的線上追思網頁來使用,目前處理六個直轄市有提供掃墓專車外,13縣市均不提供掃墓專車,如果有群眾前往墳地,也切記要洗手、戴口罩。

清明節祭祖雖然是重要的傳統習俗,但相信祖先也不會希望我們因為祭祀而生病,只要心中有祖先,不論是早拜晚拜、還是線上祭拜,相信祖先們都能收到的哦!

※本文於2021/03/26修正。

【繼續閱讀】
中元普渡不想好兄弟纏身,這些禁忌絕不能犯
端午節雄黃酒別亂喝!4個端午你不知道的冷知識看這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